[2021/03/24]防水工程師為您解答地下室沉降縫滲水原因及維修方法!
日期:2021-03-24 09:48:27
日常接觸的滲漏水報修部位中,除了常見的屋頂、窗戶和衛生間等常見滲漏部位以外,地下室的漏水問題也成了當前困擾很多人的難題。地下室常見的滲漏水部位有:沉降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墻、電梯基坑等等。
常見的滲水現象如地下室墻面發霉、地面積水,頂板有明顯陰濕痕跡或滴水,沉降縫像水簾洞一樣漏水,穿墻管周邊陰濕或有明水,后澆帶有明水流出,墻面四周高出地面300-500mm范圍大面洇濕或有明水,電梯基坑出現積水等等。
圖片
當滲漏部位有結構安全隱患時,應按照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結構修復后再進行滲漏治理,另外在治理時要先止水或者引水再采取其他措施。
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地下室沉降縫漏水應該如何處理。
沉降縫是指,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房屋破壞所設置的垂直縫。當房屋相鄰部分的高度、荷載和結構形式差別很大而地基又較弱時,房屋有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開裂。為此,應在適當位置如復雜的平面或體形轉折處、高度變化處、荷載、地基的壓縮性和地基處理的方法明顯不同處設置沉降縫。
若沉降縫滲漏不進行封堵處理,極有可能引起結構的穩定隱患,由于流動水沖刷混凝土結構、或滲流到混凝土裂縫內部,腐蝕鋼筋混凝土內部鋼筋,造成鋼筋銹蝕膨脹,導致結構破壞,這樣既影響結構的穩定性,又影響結構的使用壽命。
沉降縫滲漏原因
1、沉降縫部位原防水層由于設計不當、物理力學性能較差及施工質量缺陷導致該部位迎水面防水層失去正常的使用功能,或者后期的結構沉降變形錯位,導致迎水面防水層拉裂。
2、沉降縫內的中埋式止水帶,在澆筑結構混凝土時由于振搗不當等原因導致止水帶錯位,在外側防水層失去使用功能時,止水帶起不到其正常的防水效果。另外,在使用過程中,當結構沉降變形過大,由于止水帶移位與破壞,止水帶抵擋不住結構的過度變形,在變形的過程中防水層被拉斷,從而導致滲漏水。
當前地下室變形縫部位滲漏比較普遍,幾乎是十縫九漏,新建結構沉降變形較大,變形縫部位原防水處理不當,滲漏后很難徹底治理。那么怎樣才能更有效的對沉降縫漏水進行維修呢?
維修方法
當地下室變形縫發生漏水的時候,背水面的注漿處理,是目前較為行之有效的堵漏方式。
1)確定灌漿打孔的部位。
2)清理沉降縫,避免破壞變形縫內原止水帶,對沉降縫的縫內進行清洗,必要時采用高壓水槍沖刷。
3)在沉降縫兩端布孔,布孔時應避開原止水帶,不得在布孔時打穿止水帶部位,造成止水帶的破壞。
4)水壓較大時需先向縫內填堵速凝型防水堵漏寶,不再有大量水涌出時,向止水帶外側灌注發泡聚氨酯。
5)外側灌注結束后,在沉降縫的內側灌注德國原裝進口PUR-3102、3100發泡聚氨酯,使沉降縫內的止水帶完全被包裹在發泡聚氨酯止水劑中。
6)然后再向沉降縫內部嵌填遇水膨脹止水條,使止水條密實地嵌入縫內,止水條的外側填充剛性防水堵漏寶。
7)為了防止結構沉降縫后期的再次變形,需采用柔性密封材料填充到變形縫內部,如雙組分聚硫彈性密封膠,其能夠抵擋結構后期的沉降變形。
8)以上防水層施工完畢后,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確定防水層起到防水效果后,在結構變形縫的外側,剔槽鑲嵌外貼橡膠止水帶,作為最后一道防線,并用鋼板將新做止水帶固定。
10)最后恢復變形縫外側裝飾扣板等。